网站首页     新闻动态     研究方向     团队成员     科研项目     代表论文     代表专利     设备平台     联系我们     登录  
  您当前位置: 首页  新闻动态

李韪韬博士顺利结束在NIH的学习工作



发布时间:2014年09月29日 10时21分

我实验室李韪韬博士于2013年6月1日到2014年6月2日在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(NIH)做了1年的访问学者,于今日按时回国。

在为期一年的访问中,李博士在导师陈小元教授指导下,课题主要围绕“光生成像及其在生物组织中的应用”进行。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作为第一单位,形成了论文“In vivo quantitative photoacoustic microscopy of gold nanostar kinetics in mouse organs”,已被Biomedical Optics Express期刊录用。
课题题构建了一种高分辨率光声显微成像系统(Photoacoustic Microscopy, PAM)。该系统采用纳秒脉冲激光器作为光源,经过一系列光路将光聚焦在生物组织测量靶点区域。生物组织吸收特定波长的纳秒脉冲激光,从而产生超声信号。采用聚焦超声传感器检测超声信号,通过放大和高速高精度AD转换存储到计算机中。采用LabView编写数据采集人机接口界面并在同步信号下控制二维电机平台、信号采集卡等部件,通过matlab编写图像重构软件,从而获得最大投影图像(Maximum amplitude projection, MAP)。
由于纳米金星(gold nanostar, GNS)在730 nm具有强烈的吸收,因此采用该系统研究GNS在生物组织(如血管、肝脏、脾)中的动态分布。GNS采用文献中的合成方法,合成后的尺寸约为56 nm。小鼠通过尾静脉注射GNS,之后每隔30分钟采用PAM系统在位采集肝脏、脾部位的光声图像。实验结果表明经过代谢后,GNS在肝脏和脾中得到了显著加强,该结果得到了荧光活体成像结果的验证。研究首次证明了PAM在无损监测纳米颗粒(nanoparticle)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。
  一年的访问,李博士的主要收获是:
(1) 提升了科研的水平。NIH是美国从事生命和人体健康研究的顶级机构,也是美国政府机构之一,从研究人员、经费、设备、管理,都具有世界一流水平。访问期间在与其他研究人员的合作中,学习并掌握了很多具体的科研方法,把握了最新科研动态。
(2) 学习到了先进的研究生培养经验。NIH是研究机构不是教学机构,因此遗憾的是没有体会到美国特有的教学的经验。但是同样可以深刻的体会到了研究生培养的特色。一个新的研究人员来到实验室,首要做的事情就是通过阅读文献、相互交流,从而尽快的融入到实验室中。组会汇报对于每一个新人压力都很大,基本上第二周就开始介绍自己的想法,一次次的提出想法,一次次的被否定,但正是在这个过程中,磨练了不认输的科研精神。而一旦课题确定之后,导师就会时不时的跟进,基本上是周周都会找你谈话,询问进展情况,讨论实验结果。这样,使得所有的结果都朝着最好的方向发展,逐步提高。
(3) 建立了广泛的交流合作关系。一方面通过参加各种各样的讲座,扩大和相关领域研究人员的交流。通过参加NIH中国学者联盟和使馆教育处组织的活动,和国内学者也进行了密切的交流。另一方面,主动联系外校相关专业的教授,例如弗吉尼亚大学光声成像课题组,去那里交流访问收获很大。


 

版权所有:生物医学光子学实验室   南京航空航天大学

南京市江宁区将军大道 29号,211106,025-84891938

苏ICP备06029209号

净化网络环境,遵守国家法律。空间服务商-诺凡科技wangzhan8.com 技术支持-投诉建议

1000